成都龙泉驿区大运办大屏幕上的数字在提醒着每一位建设者:“距第三十一届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还有535日。”2月20日,东安湖体育公园建设现场忙碌且有序,建成后将承担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闭幕式和体操、游泳比赛。
另一边,20日中午12点,9名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建设人员乘坐一辆大巴到达龙泉驿区的东盟艺术学院项目现场,这是一辆“点到点”客运包车。东盟艺术学院在大运会举办期间,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们提供住宿、餐饮、恢复训练等功能。
据了解,龙泉驿区大运会项目2020年3月底前计划新开工项目11个,其余10个项目将在2020年6月前陆续开工。所有项目计划2021年4月前全面竣工。
正在为行李进行消毒
东安湖体育公园
每天三班倒
24小时没停工
东安湖体育公园由“一场三馆”组成,承担大运会开闭幕式和体操、游泳比赛。赛后将打造成为国际一流体育文化综合体,除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外,还可满足大型演艺、综合展会、群众健身、体育培训等多种功能要求,按照计划,到3月30日,体育场就能钢结构合龙。
建设能顺利推进,源于春节期间的不停工。“工地上的工人们只休息了大年三十下午和正月初一上午,整个假期都在封闭施工。”龙泉驿区人大代表、龙泉驿区大运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林忠勇告诉记者,春节期间,800名工人坚守工地,每天三班倒24小时不停工,奋战东安湖体育公园的“一场三馆”以及木棉花酒店的建设。
要在疫情防控期间抢抓工期,区大运会筹备工作组做了充足的准备。林忠勇说,最关键的是筹备组在疫情爆发来袭之前做了预判。封闭施工难点不外乎三个:假期用工如何保障?原材料从何而来?防疫物资能否跟上?筹备组重点协调、帮助建设方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提高用工成本,建设现场留住了800名工人,同时东安湖体育公园即将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建设方提前备货,赶在春节前夕储备大量钢材。“口罩最紧缺的时候,我们协调经信部门拿到1万只口罩,全部送到建设一线,保障工人们能用上。”林忠勇说,疫情期间,工地上只留了一个入口一个出口,800名工人集中管理、集中居住,每天对工人测体温。
“我们不敢也不能让一例病人在建设现场出现!”林忠勇,守住疫情的防控,才守住了建设的节奏。
竣工时间不变
科学组织施工把工期抢回来
除了东安湖体育公园,龙泉驿区的大运会建设项目还有40个,包括场馆建设、交通设施、能源保障、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等。到2月20日,已竣工项目1个,开工项目19个,已开工项目均已全面复工。
“到19日,复工人数接近3000人。”林忠勇说,目前还有2000名外省工人正分批次组织复工,每200人一批次,每批次隔离观察14天,“现在企业已100%复工,建设效率恢复到节前的60%,还在稳步回升。”
林忠勇的办公室里,能看到大运会的项目推进图,按照竣工时间倒推目标管理,对各个节点考核督察:进度正常为绿色,进度提前为金色,进度滞后则为红色。“整个项目不会有大影响,竣工时间保持不变。”林忠勇说,全面复工后将对项目进度重新管理,梳理工期和效率,科学组织施工把工期抢回来。为了抢抓工期,龙泉驿区做了充分的要素保障,协调市内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复工,并再造审批流程,帮助项目尽早开工,目前已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告知承诺制。
大运村东盟艺术学院项目
“点对点”运送返蓉工人
医护人员进行疫情防控指导
“2月10日项目正式复工后,遇到了部分工人返蓉困难的问题。”东盟艺术学院项目的项目经理梁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由于部分乡镇交通管制,工人无法赶车返回项目。
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大运村东盟艺术学院项目返岗需求,市交通运输局协调市运总派出1辆34座客车,于2月20日上午10点20分将德阳市中江县太安镇的9名务工人员接回成都,直达项目地。
“包车运送既方便了工人的返岗路程,同时也保障了他们的安全。这只是第一批,之后还会有来自其他地方的工人陆续返岗。”梁强说,目前,项目已有超过150名施工人员进场施工,之后将根据情况逐步增加施工人员。
据悉,在大巴发车前,消毒人员会对车内车外进行消毒,每位乘车人员需持健康证并测量体温后方可上车。同时,车辆的最后一排设置了一个简易的隔离措施,以备路途中有乘车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突发状况。
中午12点,车辆到达东盟艺术学院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下车处,项目设置了一个“安全站”,每一位下车人员都将在这里测量体温、消毒、登记信息,填写健康卡,并领取口罩。
同时,龙泉驿区十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也在现场对所有返岗的工人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科科长胡先美介绍道:“主要是做一个简单的培训,教导工人如何正确戴、取口罩;强调口罩不能乱扔,必须扔到专门的回收点;注意宿舍的通风,保持空气对流;还有就是指导他们正确的洗手方式,简单冲一下是肯定达不到防护效果的。”
胡先美说,之后根据项目返岗工人增加的情况,还将持续对工人进行疫情防控培训。
生活、办公、生产区域全封闭式管理
食堂分时段分区域就餐
据项目经理梁强介绍,项目内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施工现场、厕所等人员密集地点,每天都会进行不少于3次的消毒。“工人上下班都会测量体温,同时每天都会为他们发放口罩,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消毒,达到防护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项目还安排了纠察员,会对施工的工人进行检查,看他们是否正确佩戴口罩,有没有聚堆等等。”
除了生活、生产场所定时消毒外,项目还特别设置了食堂“分时段分区域”就餐。“以前在食堂,就是两三百个工人一起吃饭,现在我们把整个就餐区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分时段就餐,每区域同时只允许20-30人就餐,每人间隔在一米以上。”
梁强说,纠察员会在食堂入口处执勤,检查每个工人在饭前是否规范洗手、进行消毒。此外,项目的工人宿舍也进行了减员。“以前每个宿舍住8个人,现在减少到4-6人。工作人员会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
梁强告诉记者,目前工地上有超过150名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进展,三月中旬项目会达到500名施工人员,到下半年大致需要1200-1500人。“会对所有人员都进行严格的疫情防控举措,保障安全施工。”
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
后期将增加投入抢工期
东盟艺术学院项目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913万平方米,整个项目由艺术中心、学生宿舍楼、体育馆、国际部及公共教学楼、美术馆、配套附属用房、400米标准运动场、景观园林等建筑组成。
东盟艺术学院作为大运村的一部分,将在2021年大运会期间,为运动员们提供住宿的公寓,就餐的食堂以及运动员进行恢复训练的体育馆。
据悉,除艺术中心外,东盟艺术学院项目其余的建筑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封顶。据梁强介绍,接下来项目将进入二次结构、室内精装修和总平工程等工序环节。
梁强说,因为疫情,影响了1个月左右的直接工期,“为了保障大运会的正常使用,后期我们会采取增加设备物资投入、增加作业人员、采取多工作面的平行作业、增加夜间作业时间等举措来抢工期。”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惊 钟茜妮 摄影 田宇
编辑 陈怡西